前世界第一、30岁的朱雨玲决定加入日本T联赛,消息一出来,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,很多人纷纷发表不太友善的评论,甚至还有一些挺难听的人对她进行攻击。
可这位曾经的国乒主力,其实早就退出国家队了,现在连个像样的练习场所都没有,头那她非得跑到日本去打球,难不成是别的原因吗?
8月5日那天,日本T联赛官方公布了新赛季的注册名单,朱雨玲的名字赫然在列,她签约的是木下神奈川俱乐部。这一消息一出来,社交平台上热闹得很,各种声音都有,但最让人难受的还是那些攻击和谩骂。
朱雨玲倒是挺淡然的,在接受采访时说了一句挺有趣的话:“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遇到网络暴力了。”不过这次,她不打算再忍了,据说她已经在收集那些恶意攻击的证据,准备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。
她的原话是:“如果把别人对你的攻击、谩骂,想成是一种理所当然就发生的事情,那么我的反应也是会理所当然地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。”
大家一起来看看朱雨玲要加入的这个木下神奈川俱乐部,队里的伙伴都挺有看头的,比如张本美和、平野美宇、长崎美柚,这些都是日本最顶尖的选手哦。挺有意思的是,张本智和和家人从小就在日本长大,代表日本队参赛,怎么没人骂他们背叛中国呢?
他们本来就是日本国籍,代表日本出场,讲究是理所当然。至于朱雨玲,她可是代表中国澳门参加比赛,来到日本只是打个联赛,这跟张本兄妹的情况完全不一样。
她没说过要为日本争光,也没提要帮日本培养选手,她只是想找个地方好好练练手。人家朱雨玲都30岁了,已经离开国家队了,现在的身份是天津大学的副教授,还是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博士,去哪里打球完全是她自己的事。
真是让人问号满满的,有些人居然还担心她会泄露中国乒乓球的技术秘密,早到2025年了,国际比赛也折腾了这么多年了,哪里还有啥秘密可说的?说到底,朱雨玲这次用法律手段维权,也算为其他运动员树立了个榜样。
以前啊,大家都习惯忍气吞声,觉得多管闲事还不如少惹麻烦,但现在不一样啦,网络可不是法外之地,造谣、诽谤这些行为可是要付出代价的。
谈到这里,肯定会有人问了,朱雨玲为什么非得跑日本打球,国内不是有乒超联赛吗,这事儿可不是想象中那么单纯哦。
朱雨玲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:“说实话,现在我没有完整的训练保障体系,比起以前在国家队差了不少,训练场地、陪练这些方面完全没有保障。”
更要紧的是,排名一上去,许多比赛就变成了邀请制,得有一定排名和实力对方才会请你参赛。不过问题在于,没有优越的训练条件,怎么保持状态?没状态,又怎么维持排名,这不是陷入一个死循环了吗?
朱雨玲表示,她只能靠比赛来练习保持状态,也就是说,把比赛当作训练来用。这个办法也只能如此,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了。她还特别提到,没有稳定的竞技水平,容易造成受伤,得格外注意。
除了中国的乒超之外,国际上能算得上水平比较高的联赛就只有日本的T联赛了。而欧洲那些联赛,讲实在的,水平参差不齐。想要保持高水平的对抗,朱雨玲确实可以考虑加入T联赛,那个竞争强度还不错。
实际上早在去年11月,日本T联赛的俱乐部就联系过朱雨玲。到了今年1月底,又有其他俱乐部向她发出邀请。到4月份在韩国仁川举办比赛时,木下神奈川俱乐部正式向她抛出了橄榄枝。
说到这个,得提一哈朱雨玲的经历了,2020年正是她职业生涯最火的时候,结果免疫系统出点问题,后来被查出甲状腺癌。一个运动员正准备冲击东京奥运会,突然被告知得了癌症,这打击有多大?
因为这个毛病,她错过了东京奥运会,也没能参加2021年的全运会,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,这俩可是最关键的舞台,但朱雨玲一点都没有放弃。
康复以后,她对乒乓球的热情一点都没有减退。去年九月份,她正式重返国际赛场,可是她的世界排名全没了,要从头再来。就这么着,她用了十个月的时间,从无排名爬到世界第七,真是厉害。
今年7月的美国大满贯,她以4比2战胜了比自己小九岁的陈熠,赢得了复出之后的第一个顶级比赛冠军。她并不追求荣誉,也不为赚多少钱,她只是想给自己一个交代罢了。
她提到自己目前处于多任务状态,乒乓球只是众多事务中的一项。除了打球,她还在大学教书、攻读博士、在企业负责管理,每个方面都带来新的体验。她形容自己就像一块海绵,源源不断地吸收着各个领域的滋养。
这种心境的变化其实挺令人佩服的,很多运动员退役后迷失方向,而朱雨玲已经走上了多元发展的路子。她透露,现在不会太在意比赛的输赢,因为这些成败对她的其他事情没有多大影响。
这样的朱雨玲,去日本打球有啥不行吗?她又不是为了赚快钱,木下神奈川给她的出场费咱们也不知道,但肯定比不上她当大学老师或企业高管的收入。她只是想在职业生涯的末段,找个能好好打球的地方,这到底有什么错?
聊到运动员出国打球被喷,朱雨玲也不是啥新鲜事儿,咱们的世界第一樊振东也是这架势。最近他可没少被骂,到了6月1日,他宣布加入德国萨尔布吕肯俱乐部,准备去打德甲联赛。
消息一出来,网上顿时炸开了锅,原本大家都觉得他会留在国内打乒超,没想到转眼就跑到德国去了。
更逗的是,樊振东不光跑去德国打球,最近还搞了个大事情——作为战略投资者加入了美国乒乓球大联盟(MLTT),一下子变成了老板。
这个美国乒联可不是啥草台班子,去年才成立,创始人弗林特·莱恩既是个乓球狂热爱好者,又是个精明的商人。联赛共有十支队伍,遍布美国各大城市,每支队伍都配有自己的主场,就连NBA名人堂的马努·吉诺比利都参与投资了。
樊振东一下子从运动员变成了投资人兼老板,原本是打工仔,现在变成了股东,可能会以球员和股东两重身份参赛,既是运动员又是老板。才27岁的他,正是当打之年。
他们这是在为自己的未来打算,通过投资美国乒联,能学到商业运作方法、球队管理技巧、赛事宣传策略啥的,等他退役后,这些经历就变成了他的第二职业。
过去国际乒联说改规则就改,运动员只能硬着头皮跟着走。如今樊振东亲自参与联赛运营,能站在选手的立场提些建议,让比赛规矩更贴近实际。
其实,樊振东这事儿就是给其他运动员打个样,谁说运动员就只能打球?谁说退役了就只能当教练?他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,运动员也能成为企业家,也可以做投资人。
真正懂球的都明白,也都支持,只有那些在键盘上瞎操心的家伙在那喊个不停。时代在变化,体育走向全球已经成大势所趋。樊振东和朱雨玲这些勇敢尝试的例子,正好反映出中国体育迈向世界的一道缩影。
朱雨玲去日本打球也算正常,樊振东投资美国乒联也无可厚非,归根结底都是职业运动员的正常行径,他们没有背叛谁,也没亏待过谁。
反倒是,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让中国乒乓球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光彩,不如少在网上当键盘侠,想着怎么帮助那些为梦想拼搏的运动员。
到底,真正喜欢体育的人,关注的还是比赛场上的奋力拼搏,而不是在网络上发些口舌之争。